兰花村的红薯坝坝宴 勾起儿时回忆

“舊年果腹不願談,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顛倒他不顛,自有真情在心間。羞為王侯桌上宴,樂充粗糧濟民難。若是身價早些貴,今生不怨埋沙鹼 。”這是一首描寫紅薯的詩詞。説起紅薯,大家肯定不陌生,因為它是人們常吃並且喜歡的食品。日前,犍為縣雙溪鎮蘭花村舉辦了一場以紅薯為主的紅薯宴,讓大家在飽餐一頓的同時,也勾起了兒時的回憶。




當天,應蘭花村兩委的邀請,犍為縣詩詞協會的會員們來到蘭花村開展詩詞進鄉村活動。為了熱情招待客人,村幹部們商量,舉辦一次紅薯宴,讓城裏人吃出新花樣。
蘭花村舉辦紅薯宴招待城裏的客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去年舉辦了紅薯宴以後反響很好,老百姓種紅薯的積極性很高,紅薯種植面積擴大了一倍,紅苕尖擴大了10倍,所以今年我們再次舉辦紅薯宴,希望延伸紅薯產業,打造紅薯文化。”蘭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杜剛介紹説。蘭花村地處丘陵地帶,去年,村兩委和犍為縣匯新匯友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四川省農科院引進了四個品種的紅薯種植,獲得豐收,蘭花村舉辦了第一次紅薯宴。今年,蘭花村種植的紅薯又獲得豐收,所以村裏決定再次舉辦紅薯宴,慶祝豐收,同時也招待縣詩詞協會的文人們。
經過10多個人近三個小時的忙碌,別具一格的紅薯大宴就擺上了餐桌。開飯前,犍為縣匯新匯友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潘復強當起了講解員。
“紅苕尖是蔬菜皇后,我們給它取名為皇后駕到,紅色的叫紅娘起舞,因為皇后來了,紅娘為之起舞,紅薯的色彩就是它的羽衣霓裳。”接着,潘復強又介紹了憶苦思甜。
“這個是燜的紅苕和毛芋頭,再在鍋裏烤了一下,這叫憶苦思甜。這個是紅苕粑,是紫薯加湯圓粉,再加上焉廚師的手藝做出來的。”
蘭花村今年舉辦的紅薯宴,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看的,潘復強更沒有忘記推廣自己的新品種。他説:“這是省農科院植物所的展示,幾個色彩的紅薯,把它叫做五彩紛呈,紅的、黃的、紅皮白心的。這個是紅薯豬肝,我們去年做的紅薯豬肝是麪粉加煮好的紅薯,搗爛後裹着豬肝來炒。今年,我們的焉廚師把它煮了一下,把豬肝炒好,紅苕炸成薯片,以假亂真,客人夾了紅薯還以為是豬肝呢。”


蘭花村今年舉辦的紅薯宴讓城裏人吃得讚不絕口。“紅苕尖好吃,又脆又香,紅苕又甜又粉。”犍為縣詩詞協會會員楊澤新邊吃邊説。
“感覺紅薯宴很有特色,味道很醇,真正是鄉村味道。特別是紅苕尖,清脆,口感非常好,其它地方吃不到,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作家唐一泓也談起了自己今天的收穫和感覺。
記者:傅維軍
編輯:鄭鑫川 劉開全 責編:紀小娥 編審:岑正權